您好,欢迎访问!

手机版



微言 | 儿童票应该凭年龄,还是按身高?

阅读:0    发布时间:2025-08-26 15:24:00

近日,两则热搜引发对儿童票判定的关注:有家长带孩子去主题乐园,孩子穿鞋超1.4米、脱鞋不足1.4米,被拒售儿童票;另一位大学生带刚满十岁的妹妹出游,自己可以买半价票,妹妹却因身高超过1.5米无法购买儿童票,票价反而“倒挂”。儿童票,到底应该按身高,还是凭年龄?

事实上,我国儿童票判定标准的“碎片化”问题长期存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规则差异显著,甚至同一类场所内也有不同做法。景区、游乐园和体验馆普遍以身高作为主要判定依据,常见1.2米以下免票、1.2-1.4米半票等,如,北京前门的再现山海经大型沉浸体验馆以“身高1.2(不含)-1.5米(含)”为标准。像上海迪士尼、北京欢乐谷等市场化主题乐园则更为灵活,采用年龄、身高“二选一”的方式。一些头部景区、博物馆则以年龄为主,如国家自然博物馆儿童票限定“按生日计算6-11周岁(含)”。

尽管国家层面暂无统一的儿童票定价强制性法规,但早在2012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就曾发布通知,提出“身高与年龄双轨制”建议:对6周岁(含)以下或身高1.2米(含)以下的儿童实行免票;对6周岁(不含)至18周岁(含)未成年人实行半票,强调应给予青少年门票的判定标准更多灵活性。

随着社会发展,单一身高标准已难以符合“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按年龄判定更优。依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行业标准,自2023年3月1日实行的《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6岁女孩标准为117.5厘米,男孩为118.8厘米;对比2009年6月2日发布的《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已废止),6岁女孩标准增高了0.9厘米,6岁男孩增高了1.1厘米。在家长看来,若以身高作为唯一标准,将导致那些发育较快的孩子过早失去儿童票优惠,长得高反而“吃亏了”。

诚然,以年龄判定儿童票虽更科学,但也存在局限。比如:核验年龄时,儿童与证件上的面部特征、身形差异大,尤其在客流量大时,会增加工作人员核验时间和成本。在景区游船等承重有限场景,以及饮食主题场所,按年龄判定不合理;且在主题乐园部分游乐设施中,身高直接关联安全性,仅按年龄判定可能提升危险系数。

综合来看,未来儿童票判定的优化方向,应是“以年龄为主、身高为辅”的弹性体系。大多数行业可实行“年龄标准”和“年龄+身高”双轨制,在遵循“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的同时,平衡市场价值规律及经营者安全保障原则。

说到底,儿童票不是“图方便”的运营工具,而是社会给予未成年人的专属关爱。这份关爱不该被一把冰冷的尺子丈量,也不该因操作成本而打折扣。唯有在“儿童利益最大化”与“经营者合理诉求”间找到平衡,才能让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孩子都享受到应有的优惠,真正实现“一切为了孩子”的初衷。

本文分类:实时讯息
本文标签:
浏览次数:0 次浏览
发布日期:2025-08-26 15:24:00
本文链接:https://www.rxcm95.cn/news/MgzwgaPzmG.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