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沈阳市在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中经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这是继2012年沈阳市在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中首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以来连续四次获此殊荣。
工作重在进取,成绩缘于努力。多年来,沈阳市始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要求,统筹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实现了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特别是2022年以来,沈阳市按照中宣部“瘦身、减负、少测、低扰、降噪、提质”的要求,不断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常态长效推动市民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2015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强调,“我们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十年过去,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犹在耳畔。沈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持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动市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精神面貌、文明风尚的不断提升。
▲2024年度致敬感动沈阳人物典礼现场(资料图)。
2025年1月25日,“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暨2024年致敬感动沈阳人物”活动在沈阳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举行,推选出方文墨等10名感动沈阳人物。自2009年至今,感动沈阳人物推选活动已连续举办16届,以城市的名义向160余名感动沈阳人物(集体)、1600多名沈阳市身边好人致敬,谱写了专属于沈阳人的“精神史诗”,成为市民道德建设的亮丽品牌。
榜样的力量,在于激励
品牌的作用,在于引领
市文明办充分发挥品牌活动价值引领作用,持续加强先进典型选树宣传,推荐李志强、潘越等人获评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程亚娟、柳忠鹏荣登2024年一季度“中国好人榜”,牛雪松受邀参加央视总台“中国好人”特别节目录制并受表彰。春节前夕,走访慰问张振杰、姚志成等典型人物,同步组织各地区文明办走访困难道德模范并发放慰问金,在全市树立了“德者有得、德者受尊”的价值导向。沈阳日报开设“道德模范 光明礼赞—德耀沈阳”专栏,沈阳广播电视台制作《道德力量——百位感动沈阳人物巡展》《道德模范倡导做文明有礼沈阳人》系列视频;全市建设“好人榜”“善行义举榜”“美德少年榜”总计1100余个。在公民道德宣传日等时间节点,全市举行道德模范宣讲报告300场,推动模范事迹、模范力量入耳入脑入心,进一步凝聚建设“好人社会”道德力量。
诚者,天之道也
思诚者,人之道也
推动形成良好的信用环境
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2023年底,全市首条“诚信经营一条街”在沈北新区正良五路正式落成。沈阳市始终把诚信建设作为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了“诚信沈阳”社会宣传发动和“诚信之星”推荐评选等工作机制,健全了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开展“诚信助力夜经济,催热人间烟火气”等各类诚信主题实践活动,推动打造“诚信经营一条街”。在市属媒体开设“诚信是金”“失信曝光台”专栏,宣传诚信典型,营造诚信氛围。每年“3·15”期间,市文明办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信用协会,在全市评选诚信建设示范企业、政务诚信建设示范单位、诚信建设示范村、诚信经营示范店。一大批诚信典型受到尊崇,在全市营造了“人人重诚信、人人讲诚信”的良好氛围。
市文明办策划推进叫响“我是雷锋”“做文明有礼沈阳人”行动,组织各地区、各行业系统弘扬雷锋精神,根据不同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礼仪培训、倡导文明礼貌言行等10项系列活动。
“我是雷锋”
如春雨润物浸润百姓日常生活
“文明有礼”
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市民的文明素养
2019年6月,沈阳市在全省率先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截至目前,沈阳市已建成区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3个,乡镇、街道文明实践所178个,村屯、社区实践站2494个,实现区域文明实践阵地全覆盖。在全省文明实践阵地“十百千”示范项目评选中,培育省级文明实践示范中心1个、示范所13个、示范站165个,示范典型数量全省第一。
市文明办始终把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提升市民精神文化素养、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中之重加以推进,群众文明实践花开灼灼,硕果累累,全市文明实践的活跃程度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
各地区不断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红色阵地属性,通过吸纳乡贤能人、思政教师、优秀党员、非公企业家代表等,组建理论宣讲“名师坊”、百姓宣讲团,走进社区、文博院馆、工业企业、农村集市等,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主题宣传教育,结合大白话、小事例对理论、惠民政策进行细致讲解,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沈阳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等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家常话”。
2023年以来,全市利用重要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等时间节点,深入开展“我在文明实践中心过佳节”“我们的节日”“永远跟党走”“我眼中的这十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群众主题活动830余场,直接参与群众20万余人次,引导群众自觉把个人和小家的幸福,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梦想联系起来,极大地提振了市民的精气神。
“抓精神文明建设要办实事、讲实效,紧紧围绕促进人民福祉来进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精神文明建设明晰了思路,也成为沈阳市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根本遵循。职能部门围绕促进人民福祉、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行动,打通问题“收集—交办—解决—督办—反馈”的工作闭环。各街道、社区以入户走访方式“人对人”“面对面”了解居民建议诉求,推进便民热线进社区(村)。各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通过“居民点单—实践站点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服务方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与此同时,全市围绕增进民生福祉,深入实施舒心就业,持续推进幸福教育,加快打造健康沈阳,全力做好品质养老。2023年至今,全市系统化地开展了基础设施、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专项治理,对1770个老旧小区、743条背街小巷进行维护、改造和提升,对166个农(集)贸市场进行专项整治,利用街头巷尾空地建设口袋公园1600余个,民生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文明实践,不是一阵风地走场作秀,而是实实在在地付诸行动。
全市不断深化拓展文明实践内容、形式、途径和方法,千方百计让文明实践阵地用起来活起来。通过整合党建、医疗、科技、文化、教育、司法等各类资源,推动党政机关、文明单位、文化团体与2685个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结对共建。截至目前,全市新建各类文明实践点(基地)130个,服务群众165.8万人次。
志愿者,是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力量;志愿服务,是推进文明实践的现实活动。
全市组建文明实践志愿队伍3456支,相继推出“爱城如家”行动月、“温情相伴”守护月等“一月一主题”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特色品牌。围绕培育践行主流价值、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内容,经常性组织优秀电影播映、文艺汇演、广场舞、体育比赛、法治宣传、科学普及等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文艺类活动。通过“千场文明实践惠民宣讲”行动广泛开展,在全社会叫响“我是雷锋”。
全市连续三年动员、组织党政机关、文明单位、驻沈高校等行业和领域文明实践志愿者数十万人次,开展“全民齐参与,城市更美丽”文明实践行动,集中清扫“三站一场”、商业街区等点位241个、背街小巷1960余条、老旧小区1230余个。实现每月有安排、周周有活动,在全社会形成“爱家乡、建沈阳”的浓厚氛围,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
“沈水之阳,我心向往。”时间进入2024年,新一轮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号角又一次在浑河两岸吹响。
按照中宣部“瘦身、减负、少测、低扰、降噪、提质”的要求,沈阳市积极践行“培育文明风尚,增进民生福祉”的精神文明建设理念,创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不断深化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系列文明创建,进一步激活文明细胞,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努力把沈阳市建成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城市。
文明单位创建
培育一大批具
有行业特色、职业特点、工作特性的
“创建名片”
沈阳市不断强化行业文明风尚建设,以“文明有礼沈阳人”行动为统揽,打造“沈阳有礼”线上课堂,推出文明礼仪培训等10大主题活动,其经验做法被《辽宁精神文明建设》第8期刊发并在全省推广。持续开展公交、出租车行业“十佳驾驶员”宣传推选活动,选树“十佳驾驶员”120名,塑造行业形象、引领行业新风。充分发挥文明单位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市各行业、单位、窗口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优质服务,培育文明新风,推动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目前,共推荐评选全国文明单位46个。
文明村镇创建
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
融合发展实现新突破
近年来,沈阳市以建设乡风文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为目标,运用积分制、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方式,持之以恒推动移风易俗,实现1527个行政村村规民约修订全覆盖。通过开展“乡村文艺晚会”“移风易俗小戏小品巡演”“乡村故事会”“乡村趣味运动会”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促进农村文化繁荣,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沈北稻梦空间、法库大孤家子特色白酒小镇等一批极具地域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品牌、精品线路和演艺项目,为文明乡村助力添彩。截至目前,全市共获评国家级文明村镇27个、省级文明村镇101个,群众文明素质和乡风文明程度得到进一步提升,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日渐形成。
文明家庭创建
引导市民群众
携手打造幸福美好家园
2025年元宵节,“沈阳市第七届家庭家教家风图片展”在和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近百个文明家庭、最美家庭事迹,吸引众多市民前往观展。近年来,市文明办结合实际持续开展文明家庭、五好家庭、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创建评选活动;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立家规、传家训、正家风”“婚育新风进万家”等家庭文明建设活动;推进100个社区文化品牌工程建设和“两邻”专项文化活动,进一步提升社区文明环境,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庭文明新风尚。截至目前,评选全国文明家庭6户、省级文明家庭31户、市级文明家庭487户。
文明校园创建
加强对全市未成年人的
思想引领、价值引领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化拓展“沈阳——延安”联袂课程思政教育模式,组织沈北新区道义二小等开展两地学生书信互动、“六一”线上互联汇演等活动100余场,参与学生2万余人次。丰富文明校园实践活动,全面推进文明办学、文明育人,会同市教育局、团市委等部门指导各地区开展“开学第一课”“童心向党——童声里的中国”歌咏比赛等活动1200余场,参与师生约160万人次。暑假期间,在沈阳博物馆等6个文博场馆组织“探源中华文明”社会实践研学活动,参与师生家长达214.9万人次,受到人民日报点赞关注。截至目前,全市推荐评选出市级文明校园171所、省级文明校园71所,沈阳市第十一中学、东北育才学校、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辽宁省实验中学、沈阳市第四十三中学、沈阳市第二中学、和平区和平大街第一小学等7所中小学校分别获评全国文明校园;评选出全国“新时代好少年”3名、省级“新时代好少年”23名、市级“新时代好少年”361名。2024年,皇姑区航空实验小学栾嘉瑞同学获评全国“新时代好少年”,使沈阳成为全省唯一连续3年获评全国“新时代好少年”殊荣的城市,展现了新时代沈阳青少年堪当重任、爱国奉献的良好精神风貌。
一个人的举动
反映一众市民的文明素养
一城人的文明
映照一座城市的文明水平
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上网、文明交通、文明养犬、文明祭祀等系列活动的广泛开展,有力促进了市民群众公德意识的不断提升;央视春晚分会场、中秋晚会、端午特别节目三大“国字号”活动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沈阳的浓厚文化氛围和城市文明形象。
在如今的沈阳,文明愈发成为一种习惯,彰显着平凡中的非凡力量,激发广大市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城市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〇二五年全国精神文明建设
表彰大会受表彰名单
(沈阳部分)
一、文明城市
沈阳市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二、文明村镇
(一)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新民市胡台镇
新民市法哈牛镇新安村
沈阳市浑南区祝家街道东沟村
沈阳市浑南区王滨街道魏家沟村
沈阳市沈北新区黄家街道大丁村
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街道孟家台村
沈阳市辽中区茨榆坨街道后边外村
沈阳市铁西区新民屯镇张三家子村
康平县张强镇西两家子村
康平县西关屯蒙古族满族乡罗家屯村
法库县冯贝堡镇榆树堡村
法库县四家子蒙古族乡王爷陵村
(二)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文明村镇名单
新民市兴隆堡镇
沈阳市苏家屯区白清姚千街道马耳山村
沈阳市于洪区平罗街道前辛台村
沈阳市于洪区平罗街道万金村
沈阳市于洪区光辉街道东老边村
沈阳市辽中区养士堡镇养前村
沈阳市辽中区潘家堡镇于家台村
康平县胜利街道孔家窝堡村
法库县龙山街道任家窝堡村
法库县大孤家子镇半拉山子村
法库县冯贝堡镇黄贝堡村
新民市大民屯镇方巾牛村
新民市张家屯镇后大河泡村
新民市陶家屯镇蓝旗堡子村
新民市新农村镇靠山屯村
三、文明单位
(一)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名单
国家税务总局沈阳市沈河区税务局
辽中海关
沈阳市浑南区政务服务中心
沈阳市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
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沈阳博物馆
沈阳市沈河区城市管理局
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建五局(辽宁)建设有限公司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市沈河区供电分公司
禾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沈阳德氏冷饮食品有限公司
沈阳荟华楼珠宝有限公司
(二)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文明单位名单
辽宁龙源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中铁物资集团东北有限公司
沈阳市教育局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国家税务总局沈阳市沈北新区税务局
中国建设银行沈阳铁西支行
沈阳市沈河区南塔街道溪林社区
沈阳市大东区万泉街道办事处
沈阳市和平区南湖街道文安路社区
沈阳市沈河区五里河街道办事处
兴业银行沈阳分行
沈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
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沈阳市公安局大东分局大东门派出所
北陵公园管理中心
中国建设银行沈阳融汇支行
沈阳桃仙机场海关
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税务总局沈阳市税务局(机关)
沈阳市营商环境建设局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
沈阳造币有限公司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市沈北新区供电分公司
中国工商银行沈阳和平支行
浑南海关
沈阳市气象局
国家税务总局沈阳市铁西区税务局
国家税务总局沈阳市于洪区税务局
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北方分公司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四、文明家庭
(一)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名单
刘抗美家庭、徐文涛家庭、张艳侠家庭
(二)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文明家庭名单
孙家宇家庭、洪家光家庭、李兴海家庭
五、文明校园
(一)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名单
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
辽宁省实验中学
沈阳市第四十三中学
沈阳市第二中学
沈阳市和平区和平大街第一小学
(二)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文明校园名单
沈阳市第十一中学
东北育才学校
六、道德模范
(一)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名单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李志强 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发动机装配厂特级技能师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潘越(女) 沈阳农业大学学生
(二)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名单
张艺小(女) 北部战区总医院干部病房一科护师
方文墨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钳工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特约记者 吕良德 摄影:安呈浩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
上一篇 >学生安全无小事 全市集中开展教育系统消防应急疏散演练
下一篇 >汇聚资本市场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