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手机版



三亚大东海水清沙幼,碧海银滩相映成趣。

阅读:0    发布时间:2025-08-15 15:59:00

抬头是悦目的蓝,俯身是可及的绿,环顾是赏心的红,色彩斑斓且和谐共生。椰风里的鹿城,天蓝、云白、地绿、水清,一幅幅生机勃勃、宜居宜游的美丽图景呈现在市民游客眼前。

“现在的三亚,出门见绿,遍地是公园,散步、跑步都很舒服,居民的幸福感越来越高。”市民李继辉的话语,道出了大家的共同心声。

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也是“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的日子。

三亚大东海水清沙幼,碧海银滩相映成趣。

党的十八大以来,三亚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通过科学谋划、系统推进,三亚努力创建美丽中国先行区,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全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三亚。

污染防治让天蓝水清地净

绿色,是三亚美景的生态基底,更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一直以来,三亚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决守护碧水蓝天净土,让绿色成为三亚最厚重的底色、最鲜明的特质与最持久的优势。

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关键在于建章立制。三亚以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目前已出台实施《三亚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三亚市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三亚市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办法(试行)》《关于三亚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与此同时,三亚全面开展“六水共治”,推行河湖长制,联动各相关部门与各区,全面部署内河湖水污染治理工作,建立长效管理考核机制,有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三亚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三亚是全省第一个出台、执行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和联动的城市。大气污染分析研判是由市生态环境部门、市气象部门和权威技术机构组成研判小组,结合气象预报数据,分析预测污染物的变化趋势,评估现有措施的成效;应急响应协调联动是针对全市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和工地扬尘在线监测数据大幅上升、超过分级管控临界值时,及时采取管控措施。

针对全市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赤田水库流域污染治理问题,三亚与保亭率先在省内开展创新生态补偿机制的探索,以“上游护清水、下游给补偿”的方式,构建了跨区域生态保护和补偿机制。为有效落实该工作机制,三亚还通过协同联动、摸清底数、审批加速、强化督导等方式,积极主动加强与保亭的绿色合作,不断完善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开展流域生态协同治理,实现流域水质明显改善。

如今,三亚河沿岸生机勃勃,一只只白鹭或在湿地公园悠闲休憩,或盘旋觅食,或翩跹起舞,尽情享受着绿水青山间的恬静环境。远道而来的游客沉浸在大自然中,赏山景、听山歌、看演出、跳民族舞,感受黎村苗寨的生态旅游魅力。

向绿图强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过程中,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绿色经济形式,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动力。

“现在换新能源汽车,既低碳环保,又省油钱,价格还不贵,何乐而不为?”市民郭志刚说。抱着这样的想法,今年6月他购置了一辆新能源汽车。和郭志刚想法相同的人不在少数。近年来,三亚接连为新能源汽车购车用户推出购车补贴、换电补贴、汽车消费券等优惠措施,让新能源汽车成为更多消费者购车的第一选择。

在建筑规划领域,绿色经济应用场景同样广阔。《三亚市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实施细则》出台,推动三亚市装配式建筑全面发展。在省内率先延长装配式容积率奖励周期,逐步增加三亚施工许可报建中采用装配式方式建造占比。同时,首个装配式预制构件完整生产线向市场全面供应,装配式建筑建造实现连续逐年翻番。

新能源汽车广泛普及、装配式建筑加快发展……各种绿色经济应用场景在三亚不断涌现,绿色经济正成为三亚“时尚经济”的代名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不仅如此,在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方面,三亚巩固扩大禁塑成果、全力推进“河湖长制+六水共治”、扎实推动多领域近零碳建设等。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没有终止符。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三亚将全面推进美丽三亚建设,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深化和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动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

来源: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胡拥军/文 李学仕/图

编辑:刘维策

本文分类:实时讯息
本文标签:
浏览次数:0 次浏览
发布日期:2025-08-15 15:59:00
本文链接:https://www.rxcm95.cn/news/mQzLXPbzvG.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