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手机版



书店的北京范儿丨“长”在胡同里的书店(视频)

阅读:0    发布时间:2025-07-23 09:46:00

既是书店,又不止于书店,在这里你可以全方位体验北京宣南文化,京韵大鼓、评书、相声、岔曲等北京传统曲艺在此地轮番登场。这个地方叫做“宣南书店”。

宣南书店藏身于北京西城区小安澜营二条幽静的胡同深处,为什么叫宣南?宣南书店主理人李楠解释说,“因为整个区域是北京老宣武区的南部,明代北京外城设八坊,其中之一即宣南坊,宣南的由来就是从宣南坊来的。我们不仅是书店,更是一个平台,在这传承老北京的传统艺术。”

宣南书店的生存之道在于业态融合。读书会、非遗研学(如毛猴风筝制作)、自行车俱乐部活动、特色猫咖、红场西餐厅......围绕宣南书店核心,一个名为“文化安澜围”的微型文化生态圈在樱桃斜街、南新华街、大安胡同、臧家桥胡同之间渐次铺开。“能品茶、看戏、会友,甚至小住,这里提供的是胡同里的文化度假体验。”李楠说。

书店对面,团队还修复并运营一座“宣南会馆”。“平时和周末我们有评书演出和相声演出,还有一些喜欢传统曲艺的老师来到这里,我们一起弹弹弦儿,唱唱曲儿。”李楠说。

虽然在胡同深处,但因与大栅栏商业街相距不足五百米,所以除了本地周围居民,还有很多喜欢逛胡同的游客来这里体验老北京的市井文化。“北京文化与宣南文化血脉相连。在这里开书店,就是要让老北京的文化根脉,在它原本的土壤里继续呼吸、生长。”李楠说。

对于周边居住空间局促的居民而言,书店内设的包间与露台如同城市里的“文化会客厅”,承载着胡同里不可或缺的日常相聚与精神交流。宣南书店,正如李楠所期许的,是一扇永不关闭的“文化之窗”,以微光之姿,照亮并温暖着它所扎根的土壤。

据悉,书店精心运营着三个演出场地:自有的宣南会馆、宣南剧场,以及前门正阳门下即将亮相的“民国下午茶”,共同构成以北京评书等传统曲艺的展演矩阵。李楠坦言:“很多年轻人对这些艺术瑰宝感到陌生,我们有责任搭建桥梁,让它们在新时代找到知音。”

李楠认为,“小而美”的书店或许力量有限,在有限的条件下,我们会尽力创造和雕琢一些更美好的东西展现给大家。而且一家书店的影响力从不由体量定义,真正能打动人心、留下印记的,是它所承载的内容——是字里行间的温度,是文化传递的深度,是与读者共鸣的广度。(中国经济网记者成琪 李冬阳)

本文分类:实时讯息
本文标签:
浏览次数:0 次浏览
发布日期:2025-07-23 09:46:00
本文链接:https://www.rxcm95.cn/news/1lrKm0VWJk.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