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堵住“万能遥控器” 逍遥法外的一切可能,彻底清除安全隐患,才能让每一处道闸真正管用而不“破防”。
央视新闻报道截图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丁铁
一只巴掌大小的遥控器,居然能轻松打开单位、小区、学校、停车场的道闸?据央视新闻报道,在网络购物平台上,一种名为 “万能遥控器” 的产品公开销售,部分商家的销量甚至达到 20 万只。记者用遥控器在多家小区大门和停车场进行测试,发现大部分都能成功抬杆,甚至能开启学校大门。
“万能遥控器”一键开万门,暴露出公共安全领域存在的漏洞。表面上看,它满足了部分人一劳永逸、节省时间的诉求,实则将公共场所变成了“无主之地”。如果任何人都能花几十块钱就让小区道闸形同虚设、学校大门被轻易开启,那么居民的财产安全如何保障?校园安全防线又何以坚守?更令人担忧的是,若被不法分子利用,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如此看来,所谓的“方便”,不过是将公共安全视作儿戏。
公然售卖且销量可观,“万能遥控器”能逍遥法外,暴露出多重监管的失守。在生产端,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仍采用已被淘汰的固定码技术,给信号复制留下了可乘之机;在销售端,电商平台对违法产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某款产品销量达 20 万只却未被及时下架;在使用端,部分用户安全意识淡薄,将“省事”置于安全之上。生产者、销售者、购买者、电商平台以及监管部门,层层失守,催生了 “万能遥控器” 的灰色链条,导致安全屏障出现 “破窗效应”。
从法律层面来讲,“万能遥控器”属于典型的违法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生产、销售无线电发射设备需取得型号核准,而这类未经授权的设备,毫无疑问属于违法违规产品。更关键的是,其设计初衷就是突破正常的权限限制,本质上是用于非法侵入他人控制系统的工具。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指出,生产销售此类产品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罪,电商平台若未履行审核义务,则构成共同违法。
“病因”多元,治理就需综合发力。在法律层面,需尽快出台针对无线遥控设备的强制标准,明确技术规范和使用场景;在技术层面,推动门禁系统从固定码向滚动码升级,重要场所应采用二次认证或人工操作的方式;在监管层面,监管部门必须挺起责任担当,督促电商平台建立关键词筛查机制,对违法产品“零容忍”;在公众层面,需提升安全意识,自觉抵制“万能遥控器”。从生产、售卖、平台、购买、监管等多个方面发力,堵住每个漏洞,才能让 “出入平安” 从纸面落到实处。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