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手机版



宝安燕罗街道燕山学校:英武少年点燃湾区文化传承之火

阅读:0    发布时间:2025-05-26 20:17:00

深圳新闻网2025年5月26日讯(记者 王斯涵)舞身形初动,初鼓吼水,龙舟之气,由英武之勇初然声起。由燕罗街道燕山学校男子舞蹈队送上的舞蹈表演《英武少年》,拉开了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宝安)茅洲河龙舟赛开幕式的序幕。孩子们以刚劲舞姿演绎岭南英歌舞精髓,融合太极拳的舒展与少林拳的凌厉,在鼓点中勾勒出“少年强则国强”的时代画卷。这支曾斩获第四届全国荷花少年舞蹈金奖的团队,用肢体语言诠释了湾区新生代的文化自信。

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宝安)茅洲河龙舟赛开幕式现场。

融合传统文化元素 少年风采点燃龙舟盛会

“鼓点如雷破碧波,少年英武踏浪来。”伴随着铿锵的节奏,燕山学校24名男学生以英歌舞为基底,融入太极拳与少林拳法的刚柔之美,在茅洲河畔演绎《英武少年》。舒展大方的动作、整齐划一的阵型与龙舟赛“千帆竞渡”的精神遥相呼应,举手投足间尽显“少年强则国强”的精气神。“孩子们的表演既有传统武术的刚劲,又有现代舞蹈的张力,与龙舟赛的拼搏精神高度契合。”赛事组委会工作人员评价道。

“我们的《英武少年》已被中国科学院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院录入大数据库,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备选节目,将肩负起向世界展示中华非遗的使命。”燕山学校党总支书记杨君辉表示,茅洲河龙舟赛作为展示宝安传统文化的一道窗口,学校很荣幸能为赛事助力,孩子们也是热情高涨,主动利用课余时间排练。“燕罗街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的孩子特别能吃苦,才能将节目演绎得最好。”

赛事现场,当舞步与龙舟鼓点同频共振时,观众席中爆发出热烈掌声,不少家长用手机记录下孩子们昂扬的姿态——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更是宝安少年精神传承的生动写照。

舞蹈表演《英武少年》。

以传统文化为根基 推进新“八德”教育

“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但传承传统文化不能变,这是我们根和魂。”杨君辉介绍,为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近年来切实树立并积极践行“大德育观”,坚持立德为先、德教融合,全面推进新“八德”(立志、孝亲、尊师、友学、长善、救失、守法、循规)教育,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其实这里面大部分都是传统文化,它所蕴含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在燕山学校,传统文化传承并非静态的课堂讲授,而是通过“课程体系化、场景浸润化、实践多样化、师资专业化”四大路径落地,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学校的“红燕课程”体系,将洪佛拳、太极拳、英歌舞等非遗项目纳入社团选修课程。例如,太极拳作为六年级毕业生的“特殊礼物”,培养专注力与意志品质;洪佛拳、英歌舞则融入舞蹈课和社团活动,实现传统文化的深度传承。学校的皮划艇小将们通过水上竞渡体验“千帆争流”的拼搏精神,将龙舟文化延伸至现代运动。

此外,学校注重将学生从“文化听众”变为“传承主角”,通过非遗展演、诗词创作、楹联书写等活动,将文化基因融入生活。例如,齐光老师创作的《引狮斗趣》《墨言》舞蹈获全国展演一等奖。同时,学校积极与社区联动,组织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代会会址红色文化寻访、敬老院孝亲等活动,让德育从书本走向实践。

茅洲河水奔涌向前,倒映着英武少年们的身影。正如现场观众所言:“看到学生们的表演,我感受到传统文化不是遥远的符号,而是可以融入血脉的力量。”

排练现场。

(本文图片均由燕罗街道提供)来源:深圳新闻网

本文分类:实时讯息
本文标签:
浏览次数:0 次浏览
发布日期:2025-05-26 20:17:00
本文链接:https://www.rxcm95.cn/news/RgrYGLYWQY.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