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手机版



全域“系统升级” 三年初见成效

阅读:0    发布时间:2025-07-04 08:13:00

惠阳区锚定“融深融湾首要门户”的目标。图为深莞惠红色干线。

新圩镇东方石场,17.88万平方米的废弃矿山正在进行“生态整容”。

惠阳区高新技术企业达879家。图为骏马精密工业(惠州)有限公司的车间。

新圩镇长布村的外立面改造后整洁统一。

秋长谷里由百年客家围屋松乔楼改造而成,打造“在地、田园、客家”的悠然意境。

凤咀村的菜农穿梭在田间劳作。

修建连接通道拉大产业空间框架、筑平台造“集群”激活县域经济、锚定“融深融湾首要门户”目标提升城乡生活品质……

2025年,“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交卷之年。扛住爬坡过坎、动能转换关键期压力,淡水河畔,一座临深临莞城市正以“百千万工程”打好区域协调发展地基:从六大攻坚破局求变到全域“系统升级”,惠阳区重塑高质量发展内在筋骨。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蓝单 通讯员 陈丹娜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产业园“双子星”连片 拉大产业空间框架

在16.879公里的深莞惠红色干线一期两端,分布着惠阳区2个最大的产业园区——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惠阳(新圩)智能制造产业园。此前相对独立的两个园区,而今通过这一“经济走廊”,相辅相成支撑起惠阳区的工业经济。

产业园“双子星”的形成,是产业空间重塑与产业结构优化一次新着陆。

在粗放发展时代,惠阳大量土地被低效利用,“零敲碎打”问题成为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紧箍咒”。

突破约束,惠阳破釜沉舟展开一系列产业空间再造行动,不断拉大发展空间框架。

2024年,惠阳区高标准规划建设100平方公里深惠协同发展区;今年惠阳以“组团式、特色化、差异化”思路打造两大省级产业平台,大力推动惠阳经济开发区扩区,一体统筹淡水、秋长、三和等临深片区产业空间,积极打造绿色低碳产业开发区,整合优化新圩、镇隆片区产业空间,形成南融深圳、西接东莞、北联仲恺的深莞惠协同发展轴。

腾挪变幻,在玩转空间魔术的同时,惠阳区也在思考如何分布放在“篮子”里的鸡蛋,更好地形成“鸡生蛋、蛋生鸡”可持续滚动发展模式,不断为产业孕育新动能。

今年,惠阳基本完成《惠阳区产业发展规划》修编工作,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绿色低碳产业、现代服务业,前瞻布局合成生物、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加快构建“3+X”现代产业体系。

通过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链式配套和企业梯度布局,惠阳工业经济蓬勃发展。

2024年新增百亿企业1家、十亿企业7家、亿元以上企业54家。现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84家、高新技术企业879家、规上工业企业1235家。2025年1—5月,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765.4亿元、增长14.5%,规上工业增加值166.3亿元、增长18.8%,增速均位居全市第一。

软硬件一起“系统升级” 改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傍晚,淡水墟文化特色街区张灯结彩、绚丽璀璨,引来一大批游客打卡游玩、街坊邻居休憩锻炼。今年1月投入调试运营,昔日东江流域最繁华的商贸集镇之一,将千年时光凝成城市记忆,形成古今交融文化商旅轴,为市民享受美好生活提供更多可能。

斑驳的砖瓦低语着时光故事,老城的焕新本身也是一段历史。

一头连着“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的“幸福大计”,一头系着“百姓柴米油盐生活提质”的“民之小事”。由“百千万工程”驱动的城市变革,城乡的蝶变只是表象,发展基因重塑才是更深层的内里。

惠阳区抓住“人”这一核心,持续改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提升聚人聚商聚产能力,软硬件一起“系统升级”,不断将新型城镇化向更深层次推进。

硬件,构建更加宜居宜游的现代城市环境。莞惠红色干线一期、将军东路二期、新清大道建成通车,区域道路通行能力不断提升。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打造淡水墟文化特色街区及长通熙园、壹中心、天安里等商业综合体。

软件,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全区现有托育机构57家,长者饭堂实现镇街全覆盖。教育综合实力居全市前列,成功创建省健康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考核排名全市第一,行政村卫生站实现医保结算全覆盖。

镇乡演绎特色风情 各展所长奔向致富路

时下正值荔枝上市期,惠阳镇隆变成“荔枝小镇”,甜香醉人;而比邻而居的新圩镇凭借临深临莞的地理位置,乘着“坪清新”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东风,融入绿色低碳产业组团,打造“智造新城”;同样临深,秋长街道将“将军故里”名片一并擦亮,打造历史文化名镇、融深产业新城……

以典型培育为抓手,惠阳区推进乡镇特色化发展,实现“千镇焕新”“千村千面”。

特色从进入地域就开始打造,“千年墟市·活力淡水”“麒麟大地·绿动沙田”“稻乡平潭·绿美空港”等招牌立在入口,进门就先秀“招牌”。

走进内里,圩镇客厅开门迎客,美丽河道靓丽出圈,示范主街烟火升腾……惠阳区9个镇街,既能看到焕然一新的新风景,又能品味到独特乡韵乡愁。

如今惠阳48个美丽圩镇“七个一”项目全部完工,累计完成“小披檐”超5000栋、外立面改造超8000栋;常态化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8.2%;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典型村片区培育,串点成线打造“美丽乡村走廊”。

三年见成效,发展的红利如雨水滴灌,从城润泽到镇再传导到村。

一批村庄富裕起来。2024年,惠阳所有行政村全年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达“20万+”,其中24个行政村实现“100万+”、43个行政村实现“50万+”。

从工业转型升级,到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再到镇乡特色发展,约定“初见成效”,三年之期即将到来,惠阳已做好准备,朝着既定目标奋进,为“五年显著变化”打好基础,将交出一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精彩答卷。

■相关

惠阳打好“百千万工程”攻坚突围战

改革破冰

玩转土地空间魔术

走进新圩镇东方石场,17.88万平方米的废弃矿山,正在进行“生态整容”。待保护修复后导入产业,这片土地将“荒山”变“金山”,作为圆通大湾区总部基地,书写“智慧供应链科创园”的新生,并带来亩均税收约40万元/年的收益。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土地资源使用、空间载体优化提出更高的需求。如何玩转空间魔术成为“寸土寸金”区域的必答题。

为高质量发展腾挪用地空间,惠阳用改革破冰,开启土地要素重整之路,深入推进全城土地综合整治。

土地整治的本质是归并地块、土地重划,让土地布局更加合理,从而提升利用效率。

惠阳区从区域试点、落地落实项目开始,探索“全域+”整治路径。推动形成“以地生财、以财促地”和“以产定地、以地促产”良性循环。

去年,惠阳区三和街道、新圩镇2个镇域单元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率先通过省批复,惠阳作为唯一的县区级代表在全省“百千万工程”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业务培训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截至目前,惠阳共谋划整治项目107宗、计划总投资225.78亿元,预计可腾退建设用地81.86公顷,形成3个“万亩方”和13个“千亩方”。

■链接

惠阳推进“百千万工程”五大行动

5月,《惠阳区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行动方案》印发,提出通过实施五大行动,推动县域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实施县域产业振兴行动

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牵引力

1.推动产业园区扩容提质

2.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3.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

4.完善县域商业服务网络建设

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

提升县域综合承载力

1.推进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

2.构建智慧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3.完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4.提升“一老一小”覆盖水平

5.深化基层治理体系建设

实施城乡风貌提升行动

展现人居环境新魅力

1.推动整体风貌连线连片提升

2.巩固提升典型镇建设水平

3.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4.大力推进“美丽乡村走廊”建设

5.推进镇村基础设施建设

6.提升县镇村绿化美化品质

实施集成式改革创新行动

激发高质量发展驱动力

1.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方式

2.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3.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4.推动资源要素下沉

实施社会力量动员行动

凝聚各方参与向心力

1.激发企业参与热情

2.有效动员群团组织

3.持续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本文分类:实时讯息
本文标签:
浏览次数:0 次浏览
发布日期:2025-07-04 08:13:00
本文链接:https://www.rxcm95.cn/news/Y8BpGZlrL1.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