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张梅焕)8月17日,“云南人才服务月”系列——以“从积极心理学视角谈AI时代的幸福力表达”为主题的“彩云英才荟”高层次人才服务与交流活动在昆明城市文化空间举行。活动聚焦“AI时代的幸福力表达”,为春城市民献上一场关于幸福本质与未来发展的深度对话。
活动中,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汪雪琴作为主旨分享嘉宾,以融合跨学科专业的背景,为这场以“幸福”为主题的探讨注入了独特的科技与人文视角。
“幸福是主观追求与客观创造的实践,是物质富足与精神富足的全面实现,更是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和谐统一。”汪雪琴教授以罗素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起点,揭示了AI时代幸福力的理论根基,剖析了幸福的生物密码与心理机制,并强调在AI时代,主动展现“爱、善良、欣赏”等品格优势与美德的重要性。
如何“成为幸福”?汪雪琴教授给出了具体方法:“积极情绪五施法”:颜施、身施、言施、眼施、心施,以及“积极心理八段锦”,涵盖呼吸、抚摸、运动、正念等路径。她特别提出了AI在其中的协同角色——实时推送个性化“情绪处方”,辅助情绪管理与幸福感提升。面对情绪的起伏,汪雪琴教授提出了“三步接纳法”:觉察、平静、接纳,“适度的消极情绪亦是激发潜能的催化剂”。
交流环节中,在场观众结合自身工作经历、生活实际,围绕主题提出疑问,汪雪琴教授以其深厚的学养,一一给予了富有启发性与操作性的解答。现场气氛活跃,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迸发。云南滇昆集团还专门为活动提供经典舞台剧《云南映象》演出票作为抽奖礼品。
本次“彩云英才荟”高层次人才服务与交流活动,由省人才服务中心、五华区委人才办、云南北京师范大学校友会、北京化工大学云南校友之家等联合开展,是一次前沿知识的分享,也是云南省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人才新高地和区域性人才中心的具体举措,在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致力于引导人们向内探寻幸福的源泉,向外拥抱科技的赋能,共同书写下属于个体与时代的幸福篇章。